李主強中醫師: 長期手腕撐地痛,針灸當下改善九成以上案例

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

長期手腕撐地痛,針灸當下改善九成以上案例



手腕撐地疼痛案例


約四十歲男性,因左手腕出力、撐地時疼痛嚴重,持續兩個月未改善,而來就診。

疼痛位於左手腕中央,感覺在深處,平時不痛,但彎曲時有緊感,出力則疼痛並伴隨無力感。

患者的左手肘肱骨外上髁處也有緊僵感,用手按壓亦發作疼痛。

觀其舌脈:舌淡紅,苔白偏厚;脈象右沉弦細,左弦較浮。

以針灸治療,坐姿,針對側(右側)一重、二重、腎關、太衝穴,並吩咐患者以左手出力撐治療床觀察疼痛是否改善,回饋疼痛已改善二、三成。

接著針患者右側大腿的駟馬下穴、通關穴,隨即回饋左手腕疼痛改善至七、八成。

囑患者在留針十五分鐘過程中,不時以左手撐治療床、彎曲手腕。計時完畢時,患者告知左腕疼痛已改善了九成以上。


手腕撐地痛可能是 TFCC


手腕撐地疼痛,最常見的原因是 TFCC(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)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。簡單說是手腕處多條韌帶及骨頭共同組成的部位,因過度或不當的使用、挫傷等問題,產生的一種發炎症狀。

患者常見受傷側手腕疼痛、無力,活動時腕關節往往會發出聲響。

在西醫方面,若此損傷在四週以內,通常是以止痛藥、休息、護具和超音波等物理治療為主;若超過四週進入亞急性期,則可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、PRP 等技術治療;超過六個月(進入慢性期),則會考慮進行關節鏡手術。


三重穴對上半身疼痛的應用


在中醫領域,針對痛症,針灸治療往往能帶來顯著改善。

這次的選穴有兩個重點。一個是採用具活血化瘀效用的三重穴。

三重穴的活血特性涵蓋兩方面,一是針對腫塊,例如腫瘤以及甲狀腺腫大等常有良效;再來則是針對神經痛,尤其是上半身例如三叉神經痛、中風半身不遂(病灶在腦部),以及這次的例子——上肢各處疼痛具有良效。

可能因董氏針灸系統常需配合動氣療法進行治療,因此三重穴對上肢疼痛效果較為明顯(理論上對下肢疼痛也有效),治療範圍包辦肩關節、上臂、下臂、手腕。我臨床上也確實如此見證其療效,應用上並不局限於久病的患者。


上肢疼痛可考慮使用大腿穴位


另一個重點是在以下治上、以腿治手的原則下,針對氣血較虛弱——如上述案例脈弦細、舌苔偏厚的患者,可以考慮使用對應上肢經絡的大腿諸穴位。

此對應原則,是:

  • 大腿偏外側的駟馬穴,對應手太陰肺經;
  • 大腿正面中線的通關、通山、通天穴,對應手厥陰心包經;
  • 大腿偏內側的內通關、內通山、內通天穴對應手少陰心經。

這些穴位本身都有補性,又對應到皆通過手腕的手三陰經,對氣血虛而上肢疼痛的患者,可預期能發揮良好療效。在上述例子,也確實在配合足三重穴的情況下,快速的改善了手腕的疼痛。

董氏奇穴的對應和辨證應用,很值得同道們參考,非專業醫療人員的大眾朋友們若受上肢痛症困擾,可參考上述的案例與說明,以針灸治療作為一項治療疼痛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