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主強中醫師: 長期濕疹服一個月中藥即未再發案例

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

長期濕疹服一個月中藥即未再發案例



案例


約三十歲女性,六年前開始發作皮膚癢疹,西醫皮膚科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及濕疹,症狀常反覆發作,特別在夏季濕熱時、平時洗澡後、以及早上起床時最常發癢,偶而也有半夜皮膚癢情形。發作位置多在手腳關節折彎處,因以上問題來我門診就診。

患者容易口乾,解便不順,上腹部常有脹感。

診其舌:舌質紅,苔薄白。診其脈:左右脈弦,右寸關較浮。

判斷為脈有下降趨勢且陽明火旺,開給:防風通聖散 4.5g,白虎湯 2.5g,黃連解毒湯 1.3g,纈草 1g,半夏 0.5g,厚朴 0.5g。日服二包,服一週。

一週後患者回診,表示膚癢狀況明顯改善,環境較熱時仍有紅疹,但紅疹已不再搔癢,半夜皮膚癢情形也已停止。因患者排便已恢復正常,故去防風通聖散,增白虎湯與黃連解毒湯量,續治療一週。

再次回診時,患者表示濕疹只剩舊疤,已無新長出的濕疹。

再續兩週治療患者其他問題,後來皮膚癢疹都未再發作,請患者服藥一週後有其他問題再行回診,否則即可順利結束治療。


對證治療,療效可期


在我的治療經驗中,陽明實熱是一大類皮膚疾病患者的共通原因,在濕疹、汗皰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痤瘡(痘痘)、乾癬.....等疾病中都可見。

雖是不同疾病,但只要背後原因相同,使用白虎湯加上黃連解毒湯,往往就能收效。

白虎湯是清氣分熱名方,氣分熱的常見表現,就是身體高熱、高燒,但就算沒有發高燒,氣分熱也可能充塞在全身肌肉中,並以特定症狀表現,例如皮膚的癢疹。因此以白虎湯清散漫於全身之熱,常能有效改善以搔癢發紅為表現的皮膚疾病。

黃連解毒湯是處理「熱毒」的代表方。熱毒約略可分為兩大類,一類是熱壅聚成毒,會對心理造成影響,引起煩躁、失眠等情況;一類是熱邪搏結氣血,形成身體局部的紅腫熱痛、流膿流血,皮膚發炎、出疹的疾病也可歸於此類。

黃連解毒湯含有黃芩、黃連、黃柏,分別清上、中、下焦熱毒,再加上梔子清三焦熱、引熱從小便出,可說更專對肌膚表面的熱邪表現,能有效改善肌膚發炎現象。

然而,白虎湯與黃連解毒湯,都是以苦寒為特性。

古書溫病條辨曾提出,若患者脈浮弦細,或脈沉,或不渴,或汗不出,都應禁用白虎湯。現代科中藥粉有效成分濃度不如湯劑高,因此遇到符合的情況不見得一定得禁用,但仍應慎用。

黃連解毒湯成分全為苦寒藥,容易傷正氣、影響免疫力,在使用時需考量患者全身各系統可以承受的程度,再作使用。

總之,用中藥仍須「對證」,精確的按照疾病背後的原因用藥,才能在最少副作用的情況下取效。


門診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