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主強中醫師: 新冠後難治之咳嗽,服烏梅丸大幅改善案例

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

新冠後難治之咳嗽,服烏梅丸大幅改善案例



案例


約 60 歲女性,感染新冠後,每早晨發作咳嗽、喉嚨卡痰感,已持續半年以上。咳嗽可咳出黃痰,每次發作皆持續一小時以上,甚是困擾,故來就診。

患者體型偏瘦,有腰椎滑脫史,常發特定姿勢腰痛,下肢易冰冷,偶有呼吸不順及喘感,口唇乾燥嚴重,並有長期睡眠障礙問題。

診其脈:左右皆弦(右側較浮);舌診:舌淡紅,苔白偏厚。

一開始因考慮患者上熱下寒,伴中焦堵塞不通,以半夏瀉心湯為主方、射干麻黃湯為副方治療。

患者服藥一週,感覺喉卡感及喘感減少,故持續以半夏瀉心湯為主方治療三週。然而患者不服藥時症狀就會復發,早上咳嗽也未明顯改善,且喉嚨卡感仍斷續發作,狀況差時症狀可持續整天。

因患者尺脈偏細徵象逐漸浮現,考慮有腎不納氣問題,開始在處方中加入烏梅丸,後更以烏梅丸為主方治療。從此患者咳嗽情況便持續且穩定進步。

服主方烏梅丸的科學中藥約兩個月後,患者早上咳嗽從本來的每天發作,改善到一週只發作一次,持續時間亦不長,頻率大幅下降。


虛證咳嗽,可與肺以外的臟腑密切關聯


咳嗽無論在中西醫領域,都是較難處理的問題,尤其是超過三個月的慢性咳嗽,常讓醫師們感到相當頭疼。

在我個人經驗中,中醫對於久咳不癒,算是擁有較多種「彈藥」可以使用。只要「對證」,往往能帶來非常「神奇」的效果。

上述患者因有痰黃、右脈高於左脈、口乾唇乾,又有下肢冰冷,當時即判斷為上熱下寒,以寒熱藥併用、可辛開苦降的半夏瀉心湯治療。然而雖取得了一定效果,卻力道不足,於是再依相同方向,改以作用範圍更大的烏梅丸,果真就穩定收效。

(半夏瀉心湯及烏梅丸比較,見:長期胃部問題連帶頭痛顯著改善案例

但上熱下寒與咳嗽有什麼關係?

原來,在中醫觀點裡,咳嗽不只有大家比較熟悉的——因外邪(有時可能是細菌或病毒)入侵而造成發炎的「實證」咳嗽,也有在久咳不癒的患者身上常見的「虛證」咳嗽。

這種咳嗽乃是因為肺系統出問題太久,進而拖累其他臟腑,使其他臟腑狀況變差,反過來影響肺系統,讓咳嗽更難痊癒。

像上述案例「下寒」的情況,常見為腎陽、腎氣虛,造成中醫所說的「腎不納氣」,也會反過來加重咳嗽,引起喘、呼吸不順。

烏梅丸中附子、細辛、川椒,都有「溫腎」功能,可直接改善「下寒」,使中醫腎系統順利發揮功能,將向上逆行的氣往下收斂,也就能逐漸減緩咳嗽。

除了與腎系統有關的虛證咳嗽(或稱內傷咳嗽。與外感咳嗽相對),肝系統的「肝火犯肺」、脾系統的「脾失健運」,也是常見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。

虛證咳嗽也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治療,但改善是可以持續有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