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主強中醫師: 服兩輪西藥未癒之咳嗽,服中藥後速效改善案例 WFU

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

服兩輪西藥未癒之咳嗽,服中藥後速效改善案例




案例


約三十歲男性,兩週前感冒,從當時一直咳嗽到現在,已看過兩次西醫但咳嗽未改善,西醫判斷為氣管敏感,因此來到中醫求診。

目前咳嗽多為乾咳,偶而會咳出白色的痰,夜間雖然不會咳醒,但躺下時咳嗽會加劇,吹到冷風也會促發咳嗽。

患者有鼻子過敏病史,上腹部會脹氣,大便偏軟,較一般人怕冷,但不嚴重。

舌診:舌質淡紅而水滑,舌苔白厚膩。脈診:右脈較顯,兩側寸脈弦,關尺脈沉弦。

判斷主證為外感併痰氣互結較重,開給科中粉藥:射干麻黃湯 4.5 g、五苓散 3 g、牡蠣 2.2 g、青黛 0.3 g、半夏 0.3 g、懷牛膝 0.3 g。以上為一天藥量,一日兩次服一週。

一週後回診,表示咳嗽頻率明顯降低,已無躺下後咳嗽加劇的問題,只有吃到甜食、及環境較冷時喉嚨有不適感,偶而咳少量白痰。舌診仍水滑,脈變為左側較明顯,改開補中益氣湯、半夏瀉心湯、神秘湯等一週,後便未再回診。


治痰飲咳嗽療效強:射干麻黃湯


在我的治療經驗中,感冒後長久無法痊癒的咳嗽,往往都和中醫特定臟腑的「虛」有關;而「水飲」或「痰濕」則是另一大類原因,一樣能造成咳嗽久久不癒。

「射干麻黃湯」就是治療這種「痰飲咳嗽」的名方,只要對證,效果常常令人驚艷。

射干麻黃湯可視為由小青龍湯發展而來。適用小青龍湯的情況為「風寒」較重,因此用到桂枝,呼吸道分泌物也比較稀,就用到乾薑;

當痰變得比較濃稠、難以清除,感冒已來到後期、風寒減輕,便把小青龍湯的桂枝換成能清痰熱的射干,乾薑換成溫熱較弱又能發散的生薑,具收斂性的白芍換成能化痰的紫菀、款冬花,易助濕的甘草換成大棗,就形成了射干麻黃湯。

射干麻黃湯原記載於「金匱要略」的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:咳而上氣,喉中水雞聲,射干麻黃湯主之。

水雞聲指痰鳴聲,也可理解為哮鳴聲,是痰飲阻塞於肺部的現象之一。

因此,現代中醫常將射干麻黃湯用在出現大量濃稠痰液的呼吸道疾病,甚至某些情況的新冠肺炎也適用,大陸發展出的新冠通用藥「清肺排毒湯」就包含了射干麻黃湯的結構;然而就算沒有大量痰液,若舌脈診反映出有「痰飲」,又有哮鳴聲的表現,往往也適用此方。

射干麻黃湯整體偏溫,適合身體偏寒的患者,如上述案例較常人怕冷,就很適用;若患者同時具熱象,可搭配寒涼藥制衡,或直接改用清肺熱為主的藥方。

各位朋友若有相關困擾,務必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治,勿擅自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