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除兩側足底外,左小腿內側、左膝內側也常有痠痛感;同時腰部兩側常感到酸痛,坐著就會腰痠,騎機車遇路不平而震動時,腰痛更加明顯。患者平時怕熱,易口渴,吃半碗薑母鴨就要狂喝水,且常有下腹部脹氣困擾。
觀其舌:舌質淡紅,苔博白,稍有齒痕。兩側脈寸部弦,關尺脈沉弦。左脈較浮。
為其施針,主要選穴位:腎俞、氣海俞、大腸俞、關元俞、秩邊、環跳、委中、承山、太溪、正筋、湧泉,皆用補法。開藥以知柏地黃丸為主,隨證加減。
治療初期,患者足底尚會疼痛,但每次皆有進步。治療一個月左右,總共六次針灸,患者兩側足底刺痛及撕裂痛都消失,最多只有輕微的脹痛感,幾乎不發作;腰酸痛也明顯改善,已不會疼痛,只有酸感。續追蹤其症狀並治療。
什麼是足底筋膜炎?
足底筋膜炎是常見的足部疾患。典型特徵是睡醒下床、久坐後踩地時,腳跟底部有明顯疼痛,活動後暫時減輕,但再活動久一點,疼痛會再次發作。這種痛在用手按腳「跟骨」底部內側,以及腳「背伸」(dorsiflexion)時也會出現。
足底筋膜是在腳底的一片扇形結締組織,從跟骨連到五個腳趾,有撐起足弓、支撐身體重量、行走時吸收來自地面反作用力......等功能。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種:
- 過度及不當使用:包括了久走、久站、長時間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走、穿不適合的鞋子、過度使用一側的腳去施力。另外,體重過重、背負重物,也都會加重足底筋膜負擔,增加足底筋膜炎發作的機會。
- 足部結構問題:以退化最常見。足部有許多肌腱、肌肉與足底筋膜共同支撐身體、吸收震動,當這些組織隨年齡退化,足底筋膜的負擔就會增加;另外,扁平足患者內縱足弓塌陷,會造成本來由足弓分配至前後足骨的體重,轉移到足底筋膜上,以致足底筋膜負擔加重,引發症狀。
那足底筋膜炎是怎麼產生的?
近年學者逐漸發現,足底筋膜結構漸進的崩解才是主因,與發炎反應不直接相關。足底筋膜的崩塌,由許多反覆的微小撕裂傷造成。因此,也有學者認為足底筋膜炎應稱為「足底筋膜退化」(plantar fasciosis)比較正確。
一般西醫的治療方式,包括物理治療、輔具、止痛藥物服用或注射、體外震波促進微血管進入傷處促進組織癒合、手術切開部分筋膜以減低其承受壓力等。中醫方面則以針灸及中藥治療為主,通常能達到不錯的療效。
足底筋膜炎的針灸治療
在中醫十二正經系統內,唯一位於足底的穴位是湧泉穴。湧泉穴屬腎經,因此搭配同屬腎經的照海、太谿、復溜等穴,一般能取得初步療效。
在解剖概念裡,足底筋膜發揮功能時,與其他部位的「肌筋膜」互相影響,其中又以小腿後側的腓腸三角肌,一路向上到大腿的膕旁肌、臀部的薦粗隆韌帶、背部的豎脊肌,甚至頭頸部的顱頂筋膜最為相關。
這是為何足底筋膜炎的患者,很常伴隨腰背痠痛甚至頸部僵硬的問題。在此路徑上進行針灸治療——如針刺崑崙、飛揚、承山、懸鍾等穴位(所屬經絡與上述路徑相關),不只能增加足底筋膜炎的療效,也能一併改善肩頸腰痠痛的問題。
足底筋膜炎的中醫方藥治療
中藥方面,可以用「痹症」來思考足底筋膜炎的治療。痹症是由正氣不足的內在因素,加上感受風、寒、濕、熱的外在因素而成。
在方藥使用上,除了痛處遊走不定者以防風湯加減;痛有定處伴沈重者以薏苡仁湯加減;疼痛劇烈得熱減輕者以烏頭湯加減治療外,亦可按患者情況,加上獨活寄生湯補氣血、六味地黃丸補陰、或右歸丸補陽,以改善正氣不足的內在問題。
另外,若加上活血化瘀藥,或有強大通絡效果的蟲類動物藥,如地龍、全蠍、蜈蚣、僵蠶等,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療效。然而上列方藥務必由中醫師診斷後方能服用,以免產生嚴重副作用。
由以上概略可見,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式相當多樣,由專業醫師診斷後,便能採取最適當的治療,甚至多種療法並行,以取得最佳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