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主強中醫師: 味覺異常服藥三天即恢復案例

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

味覺異常服藥三天即恢復案例





案例


一位約三十歲的女士,近日確診,確診後一週嗅味覺皆正常,但在確診約十天之後,開始出現味覺異常,不管吃什麼東西,都常有苦味,難吃出食物的原本味道。

另外,患者之前即有蕁麻疹病史,確診後蕁麻疹變得更常發作,不怕冷,常有口乾感覺,甚至飲水仍不解渴,喉嚨乾明顯,呼吸用力時胸口疼痛,咳嗽減少但仍有,且傍晚時會有頭痛情況。

舌淡紅,苔白厚,有齒痕。

左脈寸細,關尺沉細;右脈浮弦,尺細,稍數。

開給:補中益氣湯 5.5g,還少丹 2g,麻杏甘石湯 2g,血府逐瘀湯 2g,貝母 0.5g,龍膽 0.5g,栝樓實 0.5g。

患者服兩三天藥之後,味覺就恢復到約 8-9 成,在一週後回診時,味覺異常與呼吸胸痛感都消失,不再覺得有苦味,口乾消失,咳嗽已無,下午頭痛也已改善不再出現。


中醫治療思路




之前在嗅味覺異常懶人包裡曾提到,味覺的問題,中醫會以「脾」系統的狀況為主要評估、治療的方向,這個案例是個不錯的範例。

雖然患者具有多種問題,但因為味覺異常與神經破壞有關,而神經的恢復需時較長,因此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;而神經功能與中醫「腎」系統有關,因此輔以多方益腎的還少丹。

補中益氣湯是名家李東垣「甘溫除熱」的名方。患者擁有的一些火氣徵象(熱象),如口乾、飲不解渴、皮膚癢疹、不怕冷.....,配合脈細所提示的「氣血兩虛、諸虛勞損」,以及舌苔白厚的濕象,可使我們得到氣虛發熱,應以甘溫除熱的印象。

因此患者的味覺異常,便判斷為脾虛清陽不升的結果。






後來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後,果然收到服藥三天,味覺就基本恢復正常的良好效果!

而麻杏甘石湯,是用來治療患者未痊癒的咳嗽。

麻杏甘石湯中的麻黃、杏仁都有止咳效果,石膏可以清肺熱,對新冠感染後期的發炎症狀有益。此方中較大量的石膏,配合少量龍膽,則可減輕虛火的症狀本身。

血府逐瘀湯是依「不通則痛」的概念,透過活血行氣,來緩解患者的咳嗽胸痛。此方中除活血藥外也有行氣藥,比單純的活血更適合呼吸「氣不順」相關的胸痛症狀。

綜合上述方劑與藥物共同奏效,便能取得純服用中藥粉一週後,八、九成症狀都得到明顯改善的良效!

有趣的是,患者看診時適逢過年前,本來還想若恢復速度慢,味覺異常可讓人食慾不佳,剛好避免過年大吃大喝、體重增加............但因為吃藥兩三天味覺就恢復,這個計畫就無法執行了😆,稍覺扼腕!但我想,這應該算是頗正面的遺憾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