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約 30 歲的女性患者,之前曾因失眠問題就診,改善後順利停藥,已經一年在沒吃中藥的情況下維持睡眠正常。
然而近三個月以來,她的睡眠逐漸變差,已經好一陣子不容易入睡、每天睡眠時間少於 5 小時、容易作惡夢驚醒、白天有顯著的倦怠。
除了睡眠問題,患者還有額頭長許多痘痘(按了會痛的膿痘)、口乾舌燥——每天喝 3000 cc 水依然不覺得解渴、大便乾硬難解,以及手腳冰冷嚴重、頭痛、身體痛的問題。
舌診:舌質淡紅,舌苔白偏厚,稍有齒痕。
脈診:兩側脈寸關脈弦,尺細,脈數。
開給一天藥量: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(去大黃) 5g、荊防敗毒散 2.5g、調胃承氣湯 0.5g、黃芩 1g、魚腥草 1g、半夏 1g、車前子 0.5g、枳實 0.5g、厚朴 0.5g。
患者約一週後回診,告知服藥一兩天,睡眠就恢復正常,口乾、排便困難不再,一服藥身體痛就消失,而當天患者額頭痤瘡都明顯轉暗,也不再有新長的痤瘡!
唯獨服藥到後期有拉肚子的情形,於是停用調胃承氣湯,並把枳實改成效果更緩和的枳殼,請患者繼續服藥。
中醫治療思路
這個患者是典型的「寒包火」也就是「外冷內熱」的情況,這種「有寒又有熱」的情形,臨床上很常見!
兩側脈搏快速,是反映身體火氣大的「數脈」,緊實有力,則反映明顯的「內熱」;而頭面長痘痘、嚴重口渴、失眠,就是「熱往上衝」影響頭面、擾亂心神的狀況。
然而,這麼燥熱為何還會明顯的手腳冰冷、身體疼痛(通常與寒造成的經脈不通、引起疼痛有關)呢?
原因就是「循環」問題。雖然體內很熱,但熱往外走的通路被阻隔,熱過不去,體外還是非常寒冷,甚至會「冷到痛」。
所以在治療上,就是以「通」——具有促進循環效果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(去大黃)為主方,並用荊防敗毒散去除體表寒邪、止痛,並用調胃承氣湯消除內熱。
另外,黃芩、魚腥草消除人體上部的火,處理額頭痘痘;半夏、車前子配合荊防敗毒散內的茯苓,去除身體濕氣(舌苔偏厚);枳實、厚朴配合調胃承氣湯改善排便不暢。
如此一來,裡熱清除、外寒散掉、循環變好,效果自然快速顯現!
這次用藥中的調胃承氣湯,用量雖然很小(0.5g),效果依然很強,原因是裡面含有「大黃」所致。(也因此柴胡龍牡湯用的是去大黃版本,才比較好控制大黃劑量。)
大黃雖然常被當作瀉藥(軟便藥)使用,但其實具備了五大類清熱藥中的四類藥效果:清熱瀉火、清熱解毒、清熱涼血、清熱燥濕,去除體內火氣的力量非常強大,不但作用範圍涵蓋多個臟腑(包括脾、胃、肝、心、大腸),體內最深層的火氣(涼血作用的意思)也無法逃過它的作用!
這也是為何患者服用後,體內火大的情況如口乾、長痘痘、失眠....就都一起改善,而且效果快速。
不過大黃對腸胃也有刺激作用,能引起腹痛、腹瀉,臨床上必須慎用,尤其長期使用更應謹慎考慮。
或許這呼應了「風險越高,報酬越大」,大黃若是用得好,實在是中醫治療的一項強力武器!
最後還是叮嚀一下,各位朋友若有失眠的困擾,務必讓中醫師確認身體情況後再服藥,不要擅自用藥(尤其是用大黃!),才能得到期待的效果!
PS: 最後附上患者回饋的暖心小卡❤️